std::variant是c++17引入的类型安全联合体,可存储多种类型之一并记录当前类型。通过模板定义允许的类型,支持赋值和类型切换;使用std::get获取值时需确保类型匹配,否则抛出异常,推荐结合std::visit与Lambda实现安全访问,利用auto参数进行类型推导输出值信息。还可通过v.index()获取当前类型索引,或用std::holds_alternative检查具体类型。适用于解析异构数据、函数多类型返回、事件处理等场景,相比union和继承更安全高效。注意类型列表不可重复,默认构造要求首类型可默认构造,可用std::monostate表示空状态,支持移动拷贝且异常安全。合理使用能提升代码清晰度与安全性。

在C++17中引入的 std::variant 是一种类型安全的联合体(union),可以保存多种不同类型中的某一个值。与传统的 union 不同,std::variant 知道当前存储的是哪种类型,避免了类型错误和未定义行为,是处理“一个值可能是多种类型之一”的理想工具。
基本用法:如何定义和赋值
std::variant 的模板参数列出它能容纳的所有类型。一旦定义,变量可以在这些类型之间切换。
#include <variant> #include <iostream> int main() { std::variant<int, double, std::string> v; v = 42; // 存入 int std::cout << std::get<int>(v) << 'n'; v = 3.14; // 存入 double std::cout << std::get<double>(v) << 'n'; v = "hello"; // 存入 string std::cout << std::get<std::string>(v) << 'n'; }
注意:使用 std::get<T> 获取值时,如果当前类型不匹配会抛出 std::bad_variant_access 异常。也可以用 std::get<index> 按类型顺序获取。
安全访问:std::visit 和类型检查
直接使用 std::get 容易出错,推荐使用 std::visit 配合 lambda 或函数对象来安全地处理所有可能类型。
立即学习“C++免费学习笔记(深入)”;
std::visit([](auto& value) { std::cout << "Type: " << typeid(value).name() << ", Value: " << value << 'n'; }, v);
还可以通过 v.index() 获取当前类型的索引,或使用 std::holds_alternative 判断是否为某种类型:
if (std::holds_alternative<double>(v)) { std::cout << "It's a double: " << std::get<double>(v) << 'n'; }
典型使用场景
std::variant 特别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:
- 解析异构数据:比如 jsON 或配置文件中某个字段可能是整数、浮点或字符串。
- 状态或结果返回:替代 union 或 void*,用于表示函数可能返回多种类型的值。
- 事件处理系统:事件类型不同但需统一传递,例如 ui 框架中的消息队列。
- 替代继承层次:当多态可以通过值语义解决时,用 variant 更高效且无需动态分配。
注意事项和技巧
使用 std::variant 时需要注意几点:
- 类型列表中不能有重复类型(如 int 和 int),否则编译失败。
- 默认构造时,第一个类型必须可默认构造,否则 variant 处于非活动状态。
- 可以用 std::monostate 作为占位符,实现类似“空状态”的功能。
- 支持移动语义和拷贝,性能优于指针+基类的方式。
- 异常安全性较好,析构会自动调用当前类型的析构函数。
基本上就这些。合理使用 std::variant 能让代码更清晰、更安全,尤其是在处理多类型值的时候,比传统 union 和继承更现代、更简洁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