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否支持事务取决于存储引擎,InnoDB支持ACID特性及事务控制语句,而MyISAM、Memory等引擎不支持;通过SHOW CREATE table或information_schema可查看引擎类型,创建或修改表时需显式指定ENGINE=InnoDB以启用事务功能,其原子性、一致性、隔离性、持久性由undo log、redo log、MVCC等机制保障。

在 mysql 数据库中,存储引擎和事务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。是否支持事务处理,完全取决于所使用的存储引擎类型。
存储引擎决定事务支持能力
MySQL 支持多种存储引擎,不同的引擎对事务的支持程度不同:
- InnoDB:支持完整的事务处理(ACID 特性),提供提交(COMMIT)、回滚(ROLLBACK)和崩溃恢复机制,是目前最常用的事务型存储引擎。
- MyISAM:不支持事务。所有操作都是立即写入磁盘的“自动提交”模式,无法回滚,也不支持事务隔离级别。
- Memory:主要用于临时表,不支持事务。
- Archive、csv 等其他引擎也都不支持事务功能。
这意味着,只有当数据表使用 InnoDB 这类事务型引擎时,red”>BEGIN/START TRANSACTION、COMMIT、ROLLBACK 等事务控制语句才真正起作用。
事务的特性依赖于存储引擎实现
事务的四大特性(ACID)由存储引擎底层机制保障:
- 原子性:通过 undo log 实现回滚,InnoDB 可以撤销未提交的操作。
- 一致性:引擎与 MySQL 服务器协同保证数据符合约束规则。
- 隔离性:InnoDB 使用锁机制和多版本并发控制(MVCC)来管理并发事务之间的可见性。
- 持久性:通过 redo log 确保已提交事务的数据不会因系统崩溃而丢失。
这些机制都由 InnoDB 引擎内部实现,其他非事务引擎不具备这些日志和控制结构。
如何确认和设置存储引擎
查看当前表使用的存储引擎:
SHOW CREATE TABLE table_name;
或查询 information_schema:
SELECT ENGINE FROM information_schema.TABLES WHERE TABLE_SCHEMA='db_name' AND TABLE_NAME='table_name';
创建表时指定 InnoDB 引擎以支持事务:
CREATE TABLE t (id INT) ENGINE=InnoDB;
修改已有表的存储引擎:
ALTER TABLE t ENGINE=InnoDB;
基本上就这些。要使用事务,就必须选择支持事务的存储引擎,而 InnoDB 是生产环境中最可靠的选择。配置正确后,才能发挥事务在数据一致性保障中的关键作用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