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ap()函数用于对可迭代对象的每个元素应用指定函数并返回map对象,语法为map(function, iterable),支持单个或多个可迭代对象处理,常用于数据转换如平方计算、类型转换、字符串操作等,python 3中返回惰性迭代器,需转换为list等类型查看结果,可提升代码简洁性与效率。

Python中的map()函数是一个内置高阶函数,用于对可迭代对象中的每个元素应用指定的函数,并返回一个包含结果的map对象(迭代器)。它能简化代码结构,避免显式编写循环。
map函数的基本语法
map(function, iterable) 接收两个参数:
- function:要应用于每个元素的函数(可以是普通函数、Lambda表达式或None)
- iterable:一个或多个可迭代对象(如列表、元组、字符串等)
返回值是一个 map 对象,通常需要转换为 list 或 tuple 才能查看全部结果。
单个可迭代对象的应用示例
将列表中每个数字平方:
立即学习“Python免费学习笔记(深入)”;
def square(x): return x ** 2 <p>numbers = [1, 2, 3, 4, 5] result = map(square, numbers) print(list(result)) # 输出: [1, 4, 9, 16, 25]
使用 lambda 更简洁:
numbers = [1, 2, 3, 4, 5] result = map(lambda x: x ** 2, numbers) print(list(result)) # 输出: [1, 4, 9, 16, 25]
多个可迭代对象的处理
当提供多个可迭代对象时,function 必须接受对应数量的参数。map 会并行取每个可迭代对象的元素传入函数。
例如,将两个列表对应元素相加:
list1 = [1, 2, 3] list2 = [4, 5, 6] result = map(lambda x, y: x + y, list1, list2) print(list(result)) # 输出: [5, 7, 9]
如果长度不同,map 以最短的为准:
list1 = [1, 2, 3, 4] list2 = [5, 6] result = map(lambda x, y: x * y, list1, list2) print(list(result)) # 输出: [5, 12]
常见用途和实用技巧
map() 常用于数据预处理场景:
- 批量转换字符串为整数:
map(int, ['1', '2', '3']) - 去除字符串首尾空格:
map(str.strip, [' a ', ' b ']) - 调用对象方法:
map(str.upper, ['hello', 'world'])
注意:Python 3 中 map 返回的是迭代器,不会立即计算所有值,节省内存。若需重复使用结果,建议转为 list 存储。
基本上就这些。合理使用 map 可让代码更简洁清晰,尤其适合函数式编程风格的数据转换任务。